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传媒

纪录片《陕西的山东村》在阎良开机拍摄

阅读数: 3750

       今天有一件大事在阎良发生,不仅省委原副秘书长桂维民、省商务厅原厅长李雪梅、文化名人肖云儒等纷纷到场,著名主持人陈爱美也亲自主持。他们来阎良就是为了参加纪录片《陕西的山东村》开机仪式!

 

纪录片《陕西的山东村》开机仪式合影

 

开机仪式由陕西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爱美主持

 

阎良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军致辞

 

省商务厅原厅长、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李雪梅致辞

 

著名文化学者、丝路文化大使肖云儒致辞

 

陕西紫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导演严伟民介绍纪录片《陕西的山东村》立项与拍摄准备工作情况

 

阎良区山东移民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宝栋发言

 

阎良区“山东村”村民代表宣读中共昌邑市委宣传部贺信

 


省委原副秘书长桂维民、省商务厅原厅长李雪梅、文化名人肖云儒等领导、嘉宾打板开机

 

活动开始前,与会嘉宾热情讨论

 

       阎良是商鞅变法地、中国航空城,资源富集,文脉深远。山东移民文化是阎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阎良区谭家村是山东移民文化的代表。近年来,阎良区围绕关中山东移民文化的挖掘推介,适时编纂出版了66万字的文史专辑《关中山东移民》,支持成立阎良区山东移民文化研究会,组织30余名山东移民后裔回山东淄博、潍坊、莱芜等地寻根问祖,为关中20多个山东移民家族找到山东老家,先后接待山东莱芜、寿光、潍坊、西安等电视台和《鲁中晨报》《陕西的山东村》摄制组的采访拍摄,支持“清明节到阎良谭家村吃大饼”活动和谭家村村史馆建设,使关中山东移民文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关中山东移民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西安府,好碾子,一天三遍大卷子”这首在昌邑流传至今的歌谣是一批又一批的山东人怀揣梦想来到陕西的真实写照。据了解,清朝同治年间的战乱和光绪初年灾荒之后,山东人多地少,即使大量灾民闯关东依然改变不了窘困的生活现状,而人少地多的陕西成为山东人向往的热土。山东移民来陕西开始于光绪四年(1878),直到解放前夕。大规模的是1890年前后以青州、淄博为中心的移民和1910年前后以昌邑、高密为主的移民。昌邑移民最早来陕西在光绪十年(1884)左右。时任三原知县的山东长山人焦云龙招徕老家移民,发起了轰轰烈烈的移民运动。迁出地涉及山东淄博、潍坊、菏泽的20多区县,迁入地涉及关中地区阎良、临潼、三原、富平、蒲城共12个区县,在陕北富县、甘肃正宁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形成了400多个山东庄,30多万山东移民后裔。初步统计,昌邑移民的村庄有20多个,约2万余人,分布在阎良、富平、蒲城、临渭、大荔等区县,阎良有6个昌邑村,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昌邑移民主要迁出地在昌南岞山、北孟、饮马、丈岭、太保庄等乡镇,当时高邑高阳街一个村子有23户来到陕西,大多数都在阎良落居;昌邑孙家上疃孙氏一族也有20余户落户到阎良、蒲城。


       大型纪录片《长安的村庄》之《陕西的山东村》正是通过对陕西山东村的记录,生动地展现山东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顽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发布传媒丨一手资讯

尽在杰商网

上一篇
下一篇